自从三弟去了香港,我的生活顿觉索然无味,仿佛那点生机也随她一同远去。 每日行走于朝九晚五的机械作息间,心中的空虚愈发沉重,逐渐成为行尸走肉般的存在。 对工作毫无激情,仿佛只是勉力维持着一副尚未完全垮塌的躯壳。 思绪一旦闲下来,脑海中便尽是三弟的身影,三弟的声音,不知几时成了我内心最深的痛点。 小A与竹竿三人组是最熟悉我的人,自然看出我的变化。每次他们好奇地问起,我总以在家休息懒惯了,还没调整过来来搪塞过去。 每天能让我心有所盼的,是来自三弟的email。 三弟差不多每周会给我写一个Email,简述在香港的见闻,去哪里玩了,吃了什么好吃的,有时附上游玩时的照片,轻描淡写地提及她的生活,仿佛一切如常。 她说我送她的那张《salute》唱片常在夜深人静时响起,曲调悠扬中,她会想到我。 想到她说的这些,我的心像被轻轻拨弄了一下,既甜蜜又苦涩。 然而,每次面对她的信,我总想回应些什么,终究是言不由衷。 费尽心思写了一长篇,细细思量后却又感到啰嗦,最终不过是删减成你好吗?我想你这六个字。 五一节将至,小A在公司里召集同事一起打保龄球。 问到我时,我漠然地推辞了。 小A私下里悄悄问我,是不是因为三弟去了香港的事,才变得如此颓废。 我心里微微一紧,不禁怀疑,小A是否从哪里听到了什么。 于是我问:你是不是听到什么小道消息了? 小A见我既没否定,又没肯定便提议去喝杯咖啡。 我知道小A是想找个方便的地方细谈,也没反对。 到了咖啡店,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 然后就尴尬了,小A和我都不知道从何谈起,空气似乎也静止了。 最终,我打破了沉默:这样吧,你先说说你听到的小道消息,我来说说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小A:行。不过我先声明,我只是复述我从朋友圈子里听到的事,不代表我的个人意见,也不带有任何个人的感情色彩。 我点了点头。 小A:我听说三弟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个公子哥L。 公子哥原来是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在英国留学也是混日子。 不过在认识三弟宋后是一见钟情,然后痛改前非,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两人交往后,说好毕业后一起回国结婚。 后来三弟宋先毕业回国了,加入了香港的XY集团,然后参与了我们商场的组建成立及管理。 公子哥毕业晚了两年,回国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事业也是非常成功。 然后就找了三弟想兑现当初结婚的承诺,可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三弟宋拒绝了。 公子哥也是做了各种努力,想要挽回这段感情,他父母还托熟人上门给说亲,然而三弟仍旧是拒绝了。 后来公子哥找人查了查,发现三弟被公司里的一个小职员给勾引了,很气愤。 就修理了小职员一顿,本想让三弟宋回头是岸的,没想到三弟宋拿了公子哥打人的证据找公子哥讹了一大笔钱,还以此要挟公子哥要彻底分手。 公子哥死活不肯。 对三弟死磨硬泡,三弟后来做出了点妥协,说暂时分开一段时间,保持点距离,让彼此都冷静下来再来处理这件事情,所以现在三弟去了香港。 我听了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原来在别人的故事里我才是那个不知廉耻,勾引良妇,毁人婚姻,断人姻缘的卑鄙小白脸!!!! 我努力回忆着过去发生的事,试图在小A叙述的故事里找出破绽,以便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辩护,可思来想去,感觉自己想做的一切解释在世俗百姓喜闻乐道的故事面前都显得无比苍白无力且徒劳。 我在那里呆坐了半饷,才意识到小A还在等待着我这边的故事或者解释,只得苦笑无奈的说道:故事大抵属实。 一百个人心里有一百个汉姆雷特。 每个人对事情的解读可能都不同。 我也不想狡辩什么。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更何况我本就不是个君子。 小A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坦白,微微错愕。 次日,我向小A交了辞职信。 然后跟他说:以后你要是再听见别人讲这个故事,或者议论这件事,请务必告诉他们,是我骚扰了三弟,以至于她远遁香港,而我也是为此引咎辞职的。 我这么做这么说只是想帮三弟分担点流言的伤害,毕竟她是公司的高层,我只是个小人物。 只是不知道这种亡羊补牢,能不能真的帮助到三弟,帮她卸去一部分的压力,或者挽回点名誉。 看得出小A很是震惊,但他也没多说什么,只说了句:不管外面别人说你什么,你这个哥们儿我认了。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 我给三弟写了email,告诉了她我辞职的事。三弟没有置评,只是问了我今后的打算,如果要找其他工作,她会尽力帮我。